×

搜索

搜索站內資源

10、11月,長壽花孕育「花苞」的關鍵階段,「頂芽」別掐了

刘莉 2022/10/29

秋天轉涼后,長壽花從休眠期蘇醒過來,開始恢復生長,新葉一層層的長出來,油綠喜人。

看著別人家的長壽花已經滿頭花苞了,而自家的長壽花還處于「裝菜」階段,不停長葉片,花苞卻不見一個,很多花友就心急了, 開始管不住手,除了澆水、施肥加大力度外,還會去掐掉頂部的小芽,拒絕它繼續長葉片

我告訴大家,自己養的長壽花苗,花期都不會太早,10月底、甚至11月初出現花苞,就已經很優秀了。

而那些早已經滿頭花苞的長壽花,大都是專業大棚培育出來的,光照時長、溫度、濕度都是可控的,和自家的沒有可比性。

別輕易掐掉頂芽

當長壽花長出如上圖的頂芽時,意味著下一步就開始孕育花苞了,堅持正確的養護方法即可,不出半月就能長出花苞來。

如果沒管住手 把頂芽掐掉了,反而會把花期再往后延一段時間,那真是后悔都沒地方哭去了。

10月、11月,正好是長壽花孕育花苞的關鍵階段,除了別動手掐頂芽外,養護方法也很重要,做對了,能幫助長壽花快速長花苞,一起來看看吧。

一、無特殊情況不換盆

現階段,沒有特殊情況,就不要給長壽花換盆了。換盆勢必會傷到它的根系。只要一動根系,長壽花勢必會先穩定根系,等根系適合了新的盆土環境,并且長滿盆后,才會繼續生長、孕育花苞,那就大大延后花期了。

有兩種情況,可以考慮換盆:

①土壤干硬、板結嚴重,長壽花處于僵苗(生長極其緩慢)的狀態,不換盆,有很難

開花,或者零星開幾個,毫無美感,倒不如翻盆換土,晚一些迎來花期;

②長壽花出現健康問題,是根系引起的。比如枝繁葉茂的長壽花,葉片慢慢變得薄

軟,澆水也難以恢復,大機率是根系出問題了,要趕緊換盆。

長壽花的換盆方法

提前一周停止澆水,待盆土干透以后,脫盆更簡單,根系更有韌勁,不易受傷。

小心去掉根系上的土壤,如果盆土板結嚴重,可以在清水里浸泡一段時間,讓土壤溶解到水里,用帶壓力的水槍或者花灑噴頭沖洗球體,可以降低對根系的損傷。

根系有問題的長壽花,需要脫去全部土壤,把根系露出來,修剪掉不健康的根系,在多菌靈溶液中浸泡半個小時,陰涼處晾干傷口后,再用營養土上盆;

處理僵苗的長壽花,只需去掉四周及底部的一部分土壤,留下1/3的護心土,再使用疏松透氣的營養土上盆,這樣更容易服盆,快速恢復生長。

二、白天使勁曬,晚上要「遮」光

經常看到有花友給長壽花套個「黑塑料袋」,那可是長壽花催花的秘訣。

長壽花是典型的短日光花卉,簡單解釋來說:

白天的時候,它需要充足的光照來進行光合作用,積累有機養分,供自己消耗吸收;而到了晚上,它需要有足夠的黑暗時間,才能順利地孕育花苞。

如何操作呢?很簡單。白天,我們需要把長壽花擺放在光照最充足的地方,只要溫度在15—25度之間,能戶外則戶外,不能戶外,也要隔著玻璃曬太陽,直射光時間別低于4個小時。

下午5、6點后,把長壽花移到一個不見光的小黑屋里,等到第二天8點后,再把它挪出來;沒有小黑屋,也好辦。找一個黑色的塑料袋,或者不透光的紙盒子,把長壽花罩起來,記得底部把扎緊,頂部留一些透氣的孔洞。

經過一段時間的晚上「遮光」養花,能幫助長壽花從營養生長轉到生殖生長,快速進行花芽分化,長花苞。

三、適當控水

長壽花類似于多肉植物,從它木質化的枝干和肥厚的葉片就可以看出來,它是能耐一定得干旱的,而且長壽花怕潮濕,盆土長時間潮濕,易爛根和莖黑腐。

同時,盆土保持干燥的狀態,能幫助長壽花在盆土里多吸收磷、鉀元素,少吸收氮元素,對它開花也是有幫助的。

所以,現階段給長壽花澆水,盆土不干透別澆,盆土干透后,看底部的葉片,摸著微微發軟了,再去給它澆水即可。

四、薄肥勤施

夏季的長壽花處于休眠期,一直處于停肥的狀態,當它開始生長之后,就要恢復施肥了。

最初,長壽花處于生長階段,宜補充氮磷鉀均衡的復合肥,促進它全面的生長。可以使用顆粒型的速效肥,也可以使用水溶性的花肥,比如花多多1號,按照正確的方法使用,枝條粗壯、葉片肥厚,開花也更有后勁。

不妨觀察下自家的長壽花,如果葉片還是比較小而且薄,那就加大光照,晚上「遮光」,并繼續使用復合肥,讓枝葉變得強壯起來,不要著急催花。

當看到長壽花的葉片肥厚了,有花芽分化的跡象了,再改施磷鉀肥,比如磷酸二氫鉀或者花多多2號,以磷酸二氫鉀為例:

按照1克磷酸二氫鉀兌1000ML水的比例,攪拌溶解后,替代水澆灌盆土,7—10天一次,澆后可以繼續噴葉,嫌噴葉有白色印跡的,不噴也可以。

從花芽分化開始使用磷酸二氫鉀,一直到大部分花苞顯色了,就要停止了,繼續使用,會加速花苞的生長和開花,縮短花期。

寫在文末:以上是關于長壽花在10月、11月,處于孕育花苞的「關鍵階段」,一定要管住手,別掐掉花芽,別輕易換盆,同時白天給它充足的光照,晚上遮光處理,適當控水,薄肥勤施,花苞很快就長出來了!

用戶評論